美债突破30万亿美元,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Lisa Lee 豐盛投顧執行長
点击蓝字进入微网站

近日,随着俄乌局势升级,美国、英国及欧盟等为主体的经济体对俄罗斯发动一场经济“闪击战”,先后将俄罗斯剔除“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取消俄罗斯最惠国贸易待遇,以及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他的亲信及家人实施制裁


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国情咨文中表示,将制裁俄罗斯寡头成员,以作为俄罗斯军事入侵乌克兰的回应。


随后,美国司法部成立跨大西洋多边工作组“KleptoCapture(捉贼)”,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亲信、配偶、子女和旗下企业实施了多项制裁措施


其中,包括识别、追查和冻结8名俄罗斯政府高官和寡头在美国的资产(游艇、豪宅和其他非法所得的资产),以及对其亲属、助理进行签证限制。

制裁名单中,包括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培斯科夫,俄罗斯矿业寡头乌斯马诺夫、能源寡头托卡列夫,以及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及网站、俄罗斯新闻网等7个俄罗斯实体及26名成员。

3.jpg

图 |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右)与俄罗斯矿业寡头乌斯马诺夫(左)

美国白宫发布公告表示这项制裁将瞄准更多的俄罗斯政治和金融寡头及其家庭成员,因为在普京残酷入侵乌克兰后,他们仍继续支持普京。这些寡头的致富是以牺牲俄罗斯人民为代价,负责提供支持普京入侵乌克兰所需的资源。


从这份白宫公告中可以看到,除了普京核心权力层和有利益纠葛的寡头及其家属之外,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私营企业老板,并不在欧美制裁的名单里。这些制裁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半点关系。


然而,随着美国、英国及欧盟对俄罗斯进行“全体系”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成为了全世界被制裁最严厉的国家,与欧美之间的经济联系几乎被斩断,国家处于“社死”状态。


最近,网络上刮起了“俄罗斯资产遭多国抢劫、俄罗斯全民海外资产遭血洗、欧美国家信用破产”等“雷人”论据。而深谙流量财富密码的“操盘手”们,进行着危言耸听臆测,却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和商业收益,着实令人有些费解。

4.jpg

我们看到,尽管俄乌地缘政治危机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挑战,汽油、食品,以及其它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


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以欧美为首的主要经济体通胀飙升、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的背景之下,今年年初以来,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不断升温,全球股市出现了大幅波动,然而美国债券的收益却全线飙升

5.jpg

图 | 美国各年限债券收益走势图

俄乌爆发战争之后,市场避险情绪被迅速引爆。从2022年2月下旬开始美债、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迅速攀升

图片

其中,5年和10年期美国基准国债收益率分别上破2.30%,创2019年5月以来新高;2年期美国基准国债收益率突破2%,创近三年来的新高。

图片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信誉不高、人品又差,还没有偿债能力,可能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人如此,国家更是如此。


根据全球经济指标数据网TRADING ECONOM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家的信誉越高,经济能力越强,债务水平(国债/GDP的比值)往往都比较高;比如日本负债率高达266.2%美国为137.2%。与之相反,国际信誉低、经济水平薄弱的国家,债务水平(国债/GDP的比值)往往都比较低;比如俄罗斯负债率仅为17.8%柬埔寨为31.5%。

6.jpg

1944年7月,美国主导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同美元挂钩,全球进入以美元主导的信用货币体系时代


世界各国纷纷用美元来作为贸易、投资结算及国际储备货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9.54%。美国国债更是以强大的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和信誉做背书,成为各国政府和银行资产配置的首选


01

美债规模达30万亿美元

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根据美国财政部2022年2月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内的投资者和机构大约持有62%,接近22万亿美元。主要有美联储、养老金(如401K,军人退休基金等)和共同基金、个人及公司(摩根大通等),以及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持有。


海外投资者占38%,大约8万亿美元左右。其中,53%有各国政府或央行持有。也就是说,美国国债的海外投资者,一大半都是“国家队”。


根据美国财政部每月公布的外国持有美债的金额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和日本一直是美债最主要的两大“债主”。


截至目前日本持有1.3031万亿美元的美债,占据第一位。中国大陆持有1.0601万亿美元美债,占据第二位。以下是2016-2022年,中国大陆持有美债的走势图:

7.jpg

图 | 2016-2022年,中国大陆持有美国国债走势图,一直保持在1万亿美元规模以上

结合历史数据来看,中国大陆持有美债规模的历史最高点为2013年11月,达到了1.32万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大陆经过数次减持和增持之后,持有美债的仓位一直维持在1万亿美元以上从上图可以看到,虽然自2018年开始,美国与中国持续进行贸易战。但是,中国大陆持有美债的仓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02

中国拿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买美债

你怎么看?


其实,中国从1950年开始便有了外汇储备,当时只是规模比较小,仅有1.5亿美元。随着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与世界贸易往来逐年增长,外汇储备也水涨船高,到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2013年更是达到史上最高峰3.8万亿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3万亿美元之上。截至2022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2138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


不过,手上握有这么多的美元,总不能像俄罗斯一样,搞一个去美元化,与全球经济进行脱节吧,也不能直接“躺平”放在央行不动吧。所以,为了增值,就要拿出来进行投资。

8.jpg

作为国家,显然不能将外汇都投入到风险高的股票、期货市场。从金融管理的角度,股票、期货可以投资,但是比例肯定不能高,绝大部分的投资还是得首选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即使收益回报不高,也要强调安全性。因此,美债成为了最合适的选择。



美债到期是一次性还本付息,利息根据不同期限有所不同,基本上是在2%左右,一年以下的短期利息大约是2.2%,一年到十年的中期利息大约是1.8%,十年以上的长期利息最高,大约是2.5%(根据市场情况,利息会发生变动)。

虽然美债的利息比较低,但在两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部到期还本付息,没有任何拖欠、赖账的失信记录,国际信誉非常高。所以,中国央行将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拿出1万亿美元来买美债,这是非常理性和稳妥的做法。不仅各国央行,很多国际金融保险集团也重仓美债。


03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

美国会赖账吗?


从1791年1月1日起,也就是美国刚刚建国后的第十五年便开始发放国债。时至今日,已有两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规模从750万美元,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总规模已超过30万亿美元。抛开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不谈,美国国债之所以可以发展到如此大规模,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拥有较高的国际信誉


假设美国一旦失去国际信誉,美债将变得一文不值。美国利用二百三十多年建立起来的国际信誉也将灰飞烟灭。美国金融体系不仅会遭受巨大冲击,美元霸权也会彻底动摇。换句话说,以区区2%的低息就能募集到三十万亿美元,甚至更多。换做是你,你会为了区区1万亿美元,而失去募集30万亿美元的信誉吗?

9.jpg

中国“国家队”利用巨量的外汇储备,配置了大量安全、稳健且收益极低的美国国债。对于普通人而言,又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无法像“国家队”一样持有巨量的资金去配置美债,美债虽然安全稳定,但是收益率太低了。而在美国金融市场上,能够提供“保底”和“固定收益”的美元金融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固定收益类债券、银行存款、对冲证券,以及寿险


不过,由于美国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和债券收益率一直比较低迷;而在美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不仅需要有专业的金融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操经验,投资门槛相对较高,风险也比较大。与以上三种产品相比,具有现金价值的美国寿险兼具人身保障、理财投资等属性,更适合高净值人士和富裕家庭


这类保单不仅保费便宜,性价比高,还具有超高的杠杆。通常,根据投保人情况,可以达到4-12倍的杠杆,甚至更高!投保人可以利用美国寿险的高杠杆优势,撬动一块安全、稳健、长期的美元资产,对冲经济波动产生的未知风险。


以目前在市面上非常畅销的IUL(指数型万能寿险)为例,保单收益与主要股市指数挂钩(如:标普500等),通过“保底锁利”的特殊机制,即:市场处于牛市时,可以获得10%-14%的封顶收益;当市场处于熊市时,保险公司保证0%-2%的收益。在过去25年里,美国IUL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保持在7%左右,收益保持长期稳健。因此在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避风港”能满足大部分高净值人士和富裕家庭的需求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你哦!
阅读原文
阅读 353
微媒平台由xlink360美保汇提供